微景观丨纺织的遐思

在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里,两个骗子准确地说不是裁缝,而是织工。他们索要生丝和金子,却把它们装进腰包,在空织布机上“织造”那神奇的布料。从“无”到“有”的织布是一个绵延的过程,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分别奉命前去查看进度并进行了心理建设;直到游行大典的前一晚,织工们才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裁了一阵”“缝了一通”,做成了皇帝的新装。织造的工序在服装生产的链条上比剪裁、缝纫处于更上游的位置,它似乎更“深入”,更“彻底”,更煞有介事;因而唯有织工,以及深入服装肌理的织造过程,才能让皇帝的新装更令人信服。
事实上,在织布之前,还有一道更上游的工艺——纺线,它们被合称为“纺织”。在现代消费社会,与时尚光鲜的服装设计或成衣制作相比,纺织似乎显得有些默默无闻、黯淡无光,然而纺捻成纱、织纱成布,这丝缕不绝、经纬交织的细微世界里,别有一番深远壮阔的天地。
纺织原理
纺与织,是两种迥然有别的工艺。纺是将自然界形态各异的纤维整理、捻转、接续成线性形态,织则是通过经线、纬线的交错交织建构起细密的柔性曲面。远古时期,人们根据撮绳的经验,发明出绩和纺的技术。将麻纤维加工成可以用于织造的麻线,就叫“绩麻”,汉语词汇“分析”“成绩”的本义即源自绩麻的工艺。“分析”原指对纤维进行劈分和离散,经过锤击而松懈的纤维束成为更细的条状。在此基础上,将一段段细纤维的首尾相接,并合捻转、合股成纱,便是“绩接”,“成绩”的本义就是指绩麻有所成。
随着技术工具的发展,人们通过纺锤、纺车等加工处理棉、麻等天然纤维,产出细长有力的纱线,这便是“纺”。在纺的大范畴中,对于蚕丝这一动物纤维的处理方式略有不同:无需进行纤维块的松解,而是通过缫丝的技术进行天然纤维的抽绎。在将蚕丝从蚕茧中牵引出来之后,人们通过络丝消除生丝的粘连、断头和疵点,之后进行并丝加捻,形成经丝、纬丝,用于进一步的织造。
发展成熟的现代纺纱工艺包含了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卷绕等复杂的流程,但其实质仍是对自然界中不规则纤维状态的某种整理与重构:通过解除纤维间无序、横向的自然联系,剔除杂质,精细梳理出纤维单体的纯粹形态,然后重新建立纤维间牢固、有序的纵向关联。在此过程中,“加捻”是构建纤维间纵向联系的重要步骤,捻的微妙力学在绪端的毫末空间中大展手脚,捻幅、捻向、捻缩、捻回角、捻系数等的细微差异都会影响加捻的程度,进而左右纱线的强度、伸长、弹性、柔性、光泽和手感,最终将影响织物的质地。一般而言,捻度越高的纱线织出的布匹就越紧致,强度、牢度都更佳。
当“纺”整理出整齐划一、连绵不绝的线性原料,“织”便可施展身手了。“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淮南子·氾论训》),织的工艺最早受到了编织罗网、垫席、箩筐等的启发。纵向为经,横向为纬,纵横交错的简单结构成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基础却又富有延展空间的组合单元,演绎出形态万千的格局与功用。
纱线自身属性的差异能影响织物质地,而经纬线的不同交织方式也能为成品带来观感与手感的显著差别。经纱、纬纱每隔一根就交织一次为平纹织法,交织点多,织物质地坚牢,较为平整、轻薄,透气性较好;经纬线至少隔两根才交织一次为斜纹,交织点较少,布料比较厚实,组织立体感较强;经纬线至少隔三根才交织一次则是缎纹,织物最为厚实且富有光泽;而提花则是指在织造时变化经纬组织,经纬线相互交错、沉浮,在织物表面形成微微隆起的花案。
纺织是关于纤维的微观技术,纺是绵延的抽绎,织是致密的交错,纺是解构与重构,织是线性形态向二维曲面的建构。然而在纺织品中,还有一类特殊的产品,它们并未经过纺捻与织造的过程,而是通过压制、粘合等工艺制成,与普通织物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肌理,被称为无纺织物,比如“无经无纬,文非织非衽”(《考工记》)的毡。毡的起源并不比纺织品晚,先民们早已将动物纤维压制成无规则、非均质的片状物用于御寒。随着人工材料及生产技术的演进,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成为了当代社会广泛应用的无纺织物。与常规织物相比,无纺布通过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式加固形成纤网状结构,生产流程更为简单、高效,还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等优点,充分契合了理性主义社会对于效率与性价比的追求。